有关《孟子》这部书的作者、篇数也有不同意见关于作者按司马迁的
有关《孟子》这部书的作者、篇数,也有不同意见。
关于作者,按司马迁的说法,主要是由孟子自著,而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其事;按赵岐、朱熹、焦循等历代研究者的观点,认为是孟子自著;而韩愈、苏辙、晃公武等学者的意见则认为是弟子万章、公孙丑之徒的追记。有关具体的说法,这里就无烦赘引了。就目前学术界的一般看法,较多是采取司马迁的说法。
至于《孟子》的篇数,司马迁说“作《孟子》七篇”,可《汉书·艺文志》却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最早《孟子》注解的作者赵岐,分《孟子》为“内书”七篇,“外书”四篇,并提出:《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也”。所以他不予作注。这以后,这四篇《外书》就渐渐亡佚了。今存的“外书”,学术界公认为是明末姚士粦的伪作,为清代吴骞所刊行,故不能列入《孟子》。
今存的《孟子》一书共七篇,篇目依次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各分上下,共261章(有的分为260章)。一般认为,《孟子》的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数字,没有什么特定含义。篇目的排列顺序,按赵岐《孟子篇叙》的说法则有特定含义:
孟子以为圣王之盛,惟有尧舜。尧舜之道,仁义为上,故以梁惠王问利国,对以仁义,为首篇也。
仁义根心,然后可以大行其政,故次之以公孙丑问管、晏之政,答以曾西之所羞也。
政莫美于反古之道也,滕文公乐反古,故次之以文公为世子,始有从善思礼之心也。
奉礼之谓明,明莫甚于离娄,故次之以离娄之明也。
明者当明其行,行莫大于孝,故次以万章问舜往于田号泣也。
孝道之本,在于情性,故次以告子论情性也。
情性在内而主于心,故次以尽心也;尽己之心,与天道通,道之极也,是以终于尽心也。
这实际只是赵岐个人研读《孟子》一书的心得,谓之一家之言可矣。
二、孟子升格过程
历史上有一个通行观点:孔子以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而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而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术界的意见历来不同,这里就不必去细究了。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确实是从唐宋之际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就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去世以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之一派似无太大的发展。到了战国的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渐崭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曾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家经典,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曾有严厉的批评,说他们“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 从即纵指率领和使用约约定三分其地智与韩、魏把赵氏的土地分成三[图]
- 射覆怎么玩?[图]
- 凡西次二山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图]
- 中都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庾郎即庾信砧杵(zhēnchǔ)[图]
- 他这一叹暴露了自己内心已有所动聪明的皇后便抓住时机说“绝志殉[图]
- 桓公帅诸侯而朝天子晋语一 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献公将黜太[图]
- 用乳酪用牛、羊等动物乳汁提炼而成的食品[图]
- 载(zài)本义为乘坐引申有为、施行的意思《书·皋陶[图]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段太尉逸事状欧阳修 朋党论《释秘演诗集》序《[图]
- 遂有伻头移烛相引由舱后梯而登宛如斗室旁一长榻几案俱备揭帘再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