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帝王将要兴起的时候上天一定会先让人民看到吉祥的预兆黄帝的
大凡帝王将要兴起的时候,上天一定会先让人民看到吉祥的预兆。黄帝的时候,上天首先出现了大的蚯蚓和蝼蚁。黄帝说:“土气旺盛。”土气旺盛,因此它的颜色为黄色,事情表现在土上。到大禹的时候,上天首先出现了草木秋冬季不凋谢的情景。大禹说:“木气旺盛。”木气旺盛,因此它的颜色是青色,事情表现在木上。到了成汤的时候,上天首先让金刀出现在水中。成汤说:“金气旺盛。”金气旺盛,因此它的颜色是白色,事情表现在金属上。到周文王的时候,上天首先让红乌鸦衔着丹书聚集在周社。周文王说:“火气旺盛。”火气旺盛,因此它的颜色是红色,事情表现在火上。代替火的一定是水,上天首先表现出水气旺盛。水气旺盛,因此它的颜色是黑色,事情就表现在水上。水气来到却不知道天数已经具备,如果不响应就会转移到土上。上天的行为有时限,不会改变四时去影响农业生产。同类相召,同气相合,同声相应。击宫声就会宫声应和,击角声就会角声应和。往平地上注水,水就会向潮湿的地方渗透;堆柴点火,火就会向干燥的地方燃烧。高山中的云气像草丛,水中的云气像鱼鳞,天旱时云朵就像烟火,下雨时云气就像水波,没有不像它要产生出来给人看的东西的。这就如同龙总是带着雨、影子总是追随着形体一样。军队所到之处,肯定会荆棘丛生。祸福的产生多数人认为是命运,无人知道它形成的缘故。
夫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涸渔,则龟龙不往。物之从同,不可为记。子不遮乎亲,臣不遮乎君。君同则来,异则去。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黄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故曰同气贤于同义,同义贤于同力,同力贤于同居,同居贤于同名。帝者同气,王者同义,霸者同力,勤者同居则薄矣,亡者同名则粗矣。其智弥粗者,其所同弥粗;其智弥精者,其所同弥精。故凡用意不可不精。夫精,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成齐类同皆有合,故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商箴》云:“天降灾布祥,并有其职。”以言祸福人或召之也。故国乱非独乱也,又必召寇。独乱未必亡也,召寇则无以存矣。
巢倾覆了,里面的鸟卵也破了,那么凤凰就不会来;杀死野兽吃腹中的胎儿,那么麒麟就不会来;把水泽淘干抓鱼,那么龟龙就不会来。物以类聚的现象,数不胜数。儿子不被父亲遏制,大臣不被君主遏制。君主是同类就归附他,不是同类就离开。因此君主虽然非常尊贵,把白色当作黑色,大臣就不听从。父亲虽然亲近,把黑色当作白色,儿子就不听从。黄帝说:“广大无垠啊,顺应了上天的威德,和天地初始时同气息。”因此说气相同比义相同好,义相同比力相同好,力相同比居住在一起好,居住在一起比名称相同好。与天同气的称帝,与天同义的称王,与人同力的称霸,勤劳的人与物共同生活在世上所得就菲薄了,灭亡的只有同名没有同实。智慧越粗疏,和其他物相同之处就越粗疏;智慧越精微,相同之处就越精微。所以凡事用心不可不精微。精微是五帝三王之所以能成就大业所凭借的。成齐类同都有相合,所以,尧做善事而众多善行都来了,桀做坏事而众多坏事都来了。《商箴》上说:“上天降下灾难、吉祥,都有它的标志。”说的就是祸福都是人招致的。因此国家混乱不只是乱,还会招致敌人的侵犯。光是混乱不会灭亡,敌人来犯就没有办法保全了。
凡兵之用也,用于利,用于义。攻乱则脆,脆则攻者利;攻乱则义,义则攻者荣。荣且利,中主犹且为之,况于贤主乎?故割地宝器,卑辞屈服,不足以止攻,惟治为足。治则为利者不攻矣,为名者不伐矣。凡人之攻伐也,非为利则因为名也。名实不得,国虽强大者,曷为攻矣?解在乎史墨来而辍不袭卫,赵简子可谓知动静矣!
大凡用兵,应该用到有利上,运用到道义上。攻打混乱的国家,对方就屈服,屈服了就对进攻者有好处;攻打混乱的国家属于义举,那攻伐的国家就得到荣耀了。荣耀又有利益,一般的君主尚且去做,何况贤能的君主?因此割地献出宝物,言辞卑下地屈服,不足以阻止进攻,唯有治理好国家才能制止进攻。治理好国家,为利益而战的国家就不会来进攻,为名声而战的国家就不会来讨伐了。大凡人的攻伐,不是为了利益就是为了名声。名和实都得不到,国家即使强大,又为什么要攻战呢?如史墨来使赵简子停止军事行动,不攻打卫国,赵简子算是知晓用兵之道了。
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间世事的吉凶联系起来,对此做出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解释,并且进一步把天象看作神的意志的体现,对天顶礼膜拜,这是中国古人的思维习惯。那时没有天文望远镜,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按古人的思维习惯,绝不可能把顶礼膜拜的对象当作认识、研究和探索的对象。在今天看来,简单明了的自然现象对古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神的意志通过自然现象表现出来,便成了对人行为举止的启示。大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超出人们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事物,都可以按这种“天人感应”的思路来解释。这样一来,人们的行为举止就有了依据。掌握着财富、权力、知识的王公贵族需要这样,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需要这样。
天文望远镜早把自然奥秘和神的实质看透了,但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某种精神支撑,这却是天文望远镜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再像古人那样信奉“天人感应”的教条,也不信上天只对“大人”“君子”显灵。然而,好人得好报,上天保护善良的好人们,恐怕是许许多多善良的普通人宁可坚信的理想吧!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吉人自有天相”不也很好吗?
宋元王救龟称霸诸侯
相传在宋元王二年,有人献给宋元王一只龟,大家建议宋元王杀掉龟,宋元王不忍,派人将其放入江河之中。一日夜里,宋元王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对宋元王说:“我被放进河里,一路顺流而下,至泉阳时,被打鱼之人豫且给网了上来。我现在身陷危难之中,无计可施。想来想去,还是大王宅心仁厚,所以只得来求助于大王,希望大王能够帮一帮我。”宋元王醒来后觉得非常奇怪,就召来博士卫平,希望能够为他解梦。
卫平听了宋元王的叙述后,起身步出庭外,对天象和周围景物详加观察,又拿出卜卦的器具进行推算。然后沉思良久,对宋元王说:“大王梦中所见,乃是前日被放逐的神龟,至于进一步的说法,我想还是等到证实之后,再下结论。”宋元王认为卫平的建议不错,于是派使者急速赶往泉阳。
使者对泉阳县令说:“不知泉阳有多少专门靠捕鱼为生的人,其中是否有个叫豫且的?大王在梦里梦见一位叫豫且的人,捕得一只神龟,希望你能迅速查明此事。”
泉阳县令立即派人查访,治所有五十五户渔人,而在河的上游,果真有一人名叫豫且。泉阳县令和宋元王的使者,立即飞马直奔豫且家中,问豫且:“你近日可曾捕得什么东西?”
豫且答:“前日半夜时,网得一只龟,还被我装在笼子里。”使者和阳泉县令去看过了龟,向豫且讲述了宋元王做梦的情由,豫且不敢有违,把龟交给了宋元王使者。使者带着龟,马不停蹄地赶回都城,将龟献给了宋元王。
- 从即纵指率领和使用约约定三分其地智与韩、魏把赵氏的土地分成三[图]
- 射覆怎么玩?[图]
- 凡西次二山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图]
- 中都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庾郎即庾信砧杵(zhēnchǔ)[图]
- 他这一叹暴露了自己内心已有所动聪明的皇后便抓住时机说“绝志殉[图]
- 桓公帅诸侯而朝天子晋语一 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献公将黜太[图]
- 用乳酪用牛、羊等动物乳汁提炼而成的食品[图]
- 载(zài)本义为乘坐引申有为、施行的意思《书·皋陶[图]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段太尉逸事状欧阳修 朋党论《释秘演诗集》序《[图]
- 遂有伻头移烛相引由舱后梯而登宛如斗室旁一长榻几案俱备揭帘再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