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临汾KTV招聘网 > 临汾热点资讯 > 临汾励志/美文 >  石碏劝谏卫庄公说“臣下听说父亲疼爱子女是要教给他们做人的正道

石碏劝谏卫庄公说“臣下听说父亲疼爱子女是要教给他们做人的正道

2022-11-05 19:59:23 发布 浏览 834 次

石碏劝谏卫庄公说:“臣下听说父亲疼爱子女是要教给他们做人的正道,不让他们走上邪路。骄横奢侈,荒淫放纵,就会走上邪路。骄奢淫逸这四种恶习,就是因为过分宠爱才会产生的。”自古以来,许多父亲都知道疼爱子女,却不知道要教育子女,以至于最后危害他人、自取灭亡的事情,真是不胜枚举!疼爱子女,就应该教育他们,培养他们真正成人。疼爱他们,却让他们陷入危辱乱亡之中,这怎么能算得上是真的疼爱他们呢?那些疼爱自己子女的人常说:“孩子太小,还没有什么认知,等到长大以后再教他吧。”这就好像是养了一棵不好的树木,它已经萌芽了,但非得说要等到它长得粗壮之后再去砍伐它,那样花费的力气不是更多吗?这也像打开鸟笼,把鸟放飞,然后再去捕捉它;解开缰绳放走马,然后再去追回它。这哪有事先不要放纵他来得简单容易呢?顾:反而,难道。

疼爱与溺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上面我们讲要通过言语的激励或者肢体的拥抱来表达对子女的爱,让亲子之间的爱能够更容易传递。这是指一种真诚而有分寸的爱,而不是溺爱,后者容易让子女产生骄横奢侈、荒诞放纵的心。如果带着这种心去工作生活,容易产生一种唯我独尊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姿态,觉得整个世界应该围着自己转,他不懂得去尊重别人,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因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亲从来没有教他,他也从来不知道去尊重自己的父母,更遑论其他人了。

【5】《曲礼》:“幼子常视毋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与之提携①,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②辟咡③诏之,则掩口而对。”

《曲礼》说:“平时要教育小孩子不说谎话,站立要端正,不要做侧着头去听说话的样子。如果长辈想要搀扶的时候,一定要伸出两只手捧着长辈的手,表示尊重。如果长辈俯身从旁耳语,要用手遮口,然后回答。”提携:搀扶,扶持。剑:怀抱小孩之状。辟咡:侧着头交谈。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潜移默化的,从视听言动出发,告诉孩子们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这是最简单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是最直截的。

【6】《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①,舞象、学射御。”

《礼记·内则》中讲:“小孩子能吃饭的时候,就教他用右手取食。小孩子能说话的时候,就教给他们如何回答长辈的教导,男孩子要答‘唯’,女孩子要答‘俞’。身上的佩囊,男孩子用的是皮制的,女孩子用的是丝织的。孩子到了六岁的时候,就要教给他们数目和方位的名称。到了七岁的时候,男孩子女孩子就开始不同席共坐,不在一起吃饭。到了八岁的时候,就要教导他们出入门户和入席饮食的时候,必须要在长辈的后面,开始教他们谦恭礼让。到了九岁的时候,就要教给他们如何数日子,懂得初一十五、天干地支。男孩子到了十岁的时候,就要外出求学,在外面居住,跟老师学习文字和计算。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音乐,诵读《诗经》,学习勺舞。到了十五岁成童的时候,开始学习象舞,学习射箭和驾驭马车。”成童:十五岁以上的儿童。

这一条讲两个内容,一个是男女之别基础上的角色教育,另一个是教育的内容基于生命成长的不同历程而发生变化,后者有点类似于皮亚杰的儿童成长心理学理论。不过,它们都不是从知识技能,而是从德性伦理,即如何使生活更加美好的期许角度来进行教育的。

古人倡导对男女进行不同的角色教育。男孩子十岁以后就要外出去学习治家治国的知识,而女孩子则在家里学习女红,学习如何和顺家庭的知识。很多人要反驳:为什么必须是男主外女主内,而不能是男主内女主外呢?不要急。从家庭的构成来看,必须是有男女两种性别,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当然,也不一定是实际意义上的男性与女性,而是一个家庭中必须要有阳刚的男性力量,主导家庭外部事务以及保护家庭安全;一个家庭中必须要有阴柔的女性力量,主导家庭内部事务的解决。即使今天的同性恋者组成的家庭,他们也要各自扮演丈夫与妻子、父亲与母亲的角色,他们也是有分工的。有分工意味着有不同的角色。我们对男女的角色定位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可是它总有某些内容是相对稳定的,这一部分取决于男性与女性生理意义上的自然天性的区别,另一部分则取决于社会的整体期待。搞清楚这一点,我们要对角色有更清晰的了解。

基本上,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身份,也就有不同的角色。你会发现这些身份其实不是固定的,这些角色总是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变换,可是,有一些身份是我们无法任意更改的。如果你选择成立家庭,那么一个男性作为丈夫、父亲、儿子,一个女性作为妻子、母亲、女儿的身份是无法任意更换的,它不像我们选择职业一样。只要我们生在世上,这些伦理角色就是我们无法逃遁于天地之间的。我们把这些角色称之为我们生命中的构成性角色,如果丢弃了这些角色,我们便已经不是我们了。在这个意义上,一个男人学习做一个丈夫、父亲、儿子,一个女人学习做一个妻子、母亲、女儿,难道不是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事情吗?这就是古人讲的不同的角色教育。这些教育教授的不是一些具体的技能性的知识,它并不是我们谋生的工具,而是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丈夫、父亲、儿子,如何成为一个妻子、母亲、女儿,所以,对女性所从事的职业,可以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可是,如果一个女人选择成立家庭,那么做一个称职的妻子、母亲、女儿一定是她的重要角色,同样的道理,男人也是一样的。当然,男人与女人在成年前所学的不同知识其实是根据他们在美好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定位所进行设置的。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